溺爱型父母:无条件满足,这不是爱,而是害

对孩子一味溺爱,对于孩子的要求不打折地满足,只会让他们的欲望越来越膨胀。“沟壑难平”的道理大家都懂,但面对孩子的时候往往将其抛之脑后,事实上,只有适当满足孩子的欲望才是最明智的做法。

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段描述:

你的孩子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?相信很多父母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。我想说的是,孩子虽然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,但父母不能无原则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。不管他们要什么,都尽可能地满足,完全依着孩子的性子来,父母的这种做法是最不明智的。

孩子提出的要求,父母全部满足,他们就会觉得这是爸爸妈妈应该为自己做的;等到哪一天你没做到,他们就会觉得你不好。有了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,孩子的心理就会逐渐扭曲,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,并且逐渐扩展延伸索取的范围,认为所有人都欠他们的。这样的孩子,长大后会是什么样?面对这个充满**的世界,如何让孩子不被其裹挟呢?

妞妞记事之后,我和丈夫就给她定了个规矩:进超市只能选一样,买衣服、买鞋等必需品时,价位都不能太高。一次,我带妞妞去商场买衣服。一到商场,看着琳琅满目的衣服,妞妞兴奋了好一阵。看着那么多漂亮的衣服,她欢喜得不得了,可最后还是选择了一件中等价位的。

我相信自己的做法是对的,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做到这一点。不管自己的经济条件能否承担,有些父母都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满足孩子,从来不会给他们定个上限。

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小事,无关紧要,这种平常事,做好了,也可以让孩子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。对于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不打折扣地加以满足,孩子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定势:我要什么就有什么,我想要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……一旦孩子养成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思维习惯,就会放纵自己,不懂得克制。时间长了,他们就会表现得贪心无度,期待不劳而获,甚至缺乏奋斗意识、缺乏耐性、抗挫折能力差等。

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,每个人都有,可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要被满足,满足合理的需求自不必说,那些超出实际的不合理需求,父母该拒绝了还是得拒绝的。例如,给孩子买东西,父母事先跟他们商量好价格的上限。必须让孩子知道,不是他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。

记得妞妞5岁时,有一次我带她去天津玩。临走前,我给她准备了一个小包,里面装着预计可以用到的所有东西,包括吃的、喝的。一上火车,妞妞就兴奋地左顾右盼,对什么都感兴趣。

售货员推着售货车来到我们身边,妞妞见别的孩子家长有买的,于是小声对我说:“妈妈,我想喝那个饮料。”我拿出手机装作没听见。妞妞没有放弃,又说了一次:“妈妈,我想喝那个饮料。”我看了她一眼,摇摇头。

售货员也在旁边劝说:“孩子想喝就给她买一瓶吧。”说着,就要把饮料递到妞妞手里。妞妞眼巴巴地望着我,我依然拒绝了她的要求。

售货员见我不买,就推着售货车走了。然后,妞妞就坐在我旁边生闷气。

“妞妞,为什么想要喝饮料?”我问她,她不说话。

“是渴了吗?”妞妞听了点点头。我从包里拿出矿泉水递给她。“咱们自己带着水呢,渴了你可以喝这个。”妞妞没有伸手接矿泉水,依然低着头不说话。

“是饿了吗?”妞妞又点点头。我则从包里拿出了火腿肠。“饿了你可以吃咱们带的火腿肠。”妞妞低着头玩自己的手指。

“既然我们有吃的喝的,就没必要再买饮料了,你说是不是?”妞妞可能意识到自己错了,点头说:“嗯。”

孩子当着别人的面向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,或者因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大哭大闹、赌气不说话时,父母往往碍于面子向孩子妥协。这种妥协,只能在当时制止孩子的哭闹,下次再遇到这类情况,他们会比这一次更加不好哄。所以,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,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,不要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。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